5月23日上午,东晓小学何敏儿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在五楼会议室开展“育德铸魂,智教赋能:特色教育与创新实践的融合之旅”主题研修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黄锦平校长及团队,怀集县中州镇泰来学校朱亚暖校长及团队受邀到校交流。学校行政代表、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荪主任及其工作室成员,东晓小学新一轮区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参加活动。
来宾们首先观摩名师工作室成员陈晓冰老师的写字教育主题思政课。陈老师挖掘竹字头汉字的文化内涵,讲述其起源与文化寓意,以书法的规范匀称类比做人做事的准则,通过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环节,树立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培育积极向上的品格。
东晓小学党总支书记汤文钦从“何谓写字教育”“写字教育的内涵”“实施路径”等方面作了写字教育经验分享。学校以写字教育为支点,撬动全学科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汉字书写成为传承文化、培育品格的重要路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校长黄锦平作《AI赋能的“任务+”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构课堂形态。黄校长指出,教师要关注批判性地使用AI问题以及任务链的设计问题,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怀集县泰来学校校长朱亚暖则从乡村教育视角出发,分享了学校名优教师的成长路径,分享了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并强调“以研促教、以赛促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贡献智慧。
东晓小学何敏儿名师工作室以读书沙龙形式,组织道德与法治科组教师共读《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这本书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与会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围绕“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儿童的心里?”“如何在校园场景中捕捉道德学习契机?”这两个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们依次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教学尝试,现场互动热烈,思维碰撞不断。在总结环节,工作室导师、东晓小学校长张弘寄语:“这是一次深度与温度的教学思辨之旅,要让阅读成果转化为破解教学难题的金钥匙;教师要多学科阅读,让每一次阅读反思都成为价值引领的源头活水,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样沙龙形式打破了传统教研的界限,在轻松氛围中实现了智慧共享。
本次联合研修活动通过跨区域、多学科的交流,为特色教育实践与技术创新搭建了共享平台。教育需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智慧教学为抓手,推动教师成长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双向奔赴。未来,三地学校将继续深化合作,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文:廖金艳;图:黄晓君、罗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