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深化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深圳市东晓小学积极响应“五育并举”号召,将生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2025年5月9日上午,深圳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邓顺香、张振超、杨素兰三位专业讲师走进校园,为六年级学生开展“职涯规划探索沙龙”,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职业认知与规划意识的启蒙。东晓小学校长张弘、德育主任李红梅、班主任丘梦慧、学校社工及5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创新实践。
沙龙以“破冰游戏”切入主题:邓顺香老师邀请学生们写下“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随后用一组数据引发惊叹——“我国现有1481个职业,仅近五年就新增了19个,比如‘云网智能运维员’‘碳排放管理员’……”通过职业分类的科普,孩子们意识到:职业世界远比想象中更广阔,选择职业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
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邓顺香出示了多位虚构的“职业伙伴”,他们性格迥异、特长不同。学生们需先选择“最欣赏的职业人”,再挑选“最想合作的工作伙伴”。一名学生分享道:“我以前只想当画家,但现在觉得,如果我的数学更好,或许可以尝试游戏设计!”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逐渐领悟:职业选择是兴趣、能力、环境的多维平衡,而非仅凭一时喜好。
在生涯规划的方法论讲解中,邓顺香以“音乐教父”李宗盛的成长故事为蓝本,剖析其从送瓦斯工到著名音乐制作人的蜕变历程。她强调:“规划不是画地为牢,而是动态调整的罗盘。了解自我、探索职业、付诸行动,这三步缺一不可。”当听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时,许多学生若有所思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此次校社协同的实践,创新了基础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模式。东晓小学通过整合社会专业资源,将生涯启蒙融入德育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行动规划”的初步框架。活动后,学校计划将生涯教育与劳动实践、研学活动结合,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企业、与不同领域从业者对话,让职业认知从“课本”走向“现实”。
活动尾声,邓顺香总结道:“职业规划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用探索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行动的力量拥抱未来。”这场沙龙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职业的窗,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规划意识的种子,助力他们在人生赛道上稳步前行。
(图、文:黄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