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罗湖区“美育一件事”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东晓小学2025“美育一件事”活动方案要求,4月30日,深圳市东晓小学四年级50余名师生在德育主任李红梅、廖茂莲老师、驻校社工及家长代表的陪同下,走进南山妈湾电厂开展以“解码绿动火电智启生态未来”为主题的校外半日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作为罗湖区“2025年美丽罗湖我先行”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之一,由东晓小学联合罗湖区生态环境局共同策划,是“每日半天计划”中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活动当日,朝阳学子们满怀期待地步入电厂展示大厅。在工程师的专业讲解下,学生们首先通过机械沙盘与动态数据屏,系统了解妈湾电力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年发电规模及粤港澳大湾区电网布局。工程师以深圳地标建筑群的日用电量为参照,直观解读“一座电厂如何支撑百万家庭用电”的能源转化奥秘,并延伸讲解区域电网调度与清洁能源并网技术。在环保技术展区,工程师结合实时监测数据,重点解析电厂海水脱硫工艺、废水零排放系统等创新实践,通过对比传统火电与现代绿色电厂的污染物排放差异,阐释“双碳”目标下能源产业的转型路径。
研学过程中,学校与电厂团队深度融合“大思政课”教育要求。工程师以能源结构转型为切入点,通过剖析火力发电与清洁能源的互补关系,引导学生以辩证视角审视“能源供给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在观看企业生态宣传片时,结合电厂环保技术迭代数据,生动诠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厚植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互动环节中,工程师现场演示静电发生装置工作原理,学生们围绕“电力传输损耗”“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专业问题展开追问,在科学对话中深化对“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认知。
此次研学是东晓小学推进“美育一件事”的阶段性成果体现。学校以“一班一特色”为抓手,将生态课堂纳入班级美育实践体系,通过“罗湖生态课堂进校园”主题活动延伸,构建“校内-校外”联动育人机制。同时,作为“每日半天计划”的创新载体,活动突破传统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社会场景中感受美、创造美,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未来,东晓小学将持续深化“美育浸润+思政教育+生态实践”融合路径,拓展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建构更多元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场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廖茂莲、黄璨图:罗湖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