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为校园披上金装,深圳市向西小学一年级(1)班的孩子们手捧形态万千的落叶踏入美术教室,一场融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美育课堂拉开帷幕。罗湖区美术教研员王婧老师莅临现场,对《春天的脚印》示范课及“走进大自然”系列课程的开发给予专业指导,见证这场“以美育人”的创新实践。
课前:自然为师 劳动为径
早在一周前,孩子们便化身“春日小使者”,在校园花园与社区绿道展开“落叶采集行动”。他们俯身捡拾不同形状的叶片,观察叶脉的走向,触摸纹理的脉络,在劳动中感受自然的馈赠。这些承载着春日记忆的落叶,不仅成为艺术创作的天然素材,更让环保意识在指尖的触碰中悄然生根——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将落叶分类收纳时,一堂关于“人与自然共生”的启蒙课已润物无声地展开。
课中:拓印时光 绽放自然之美
在美术教师莫老师的引导下,配备环保水洗颜料的美术室成为自然与艺术对话的舞台。孩子们尝试单色拓印的纯粹、叠色交融的层次、混色碰撞的惊喜:将叶片均匀涂抹颜料,轻轻按压在画纸,揭开瞬间,清晰的叶脉肌理如魔法般显现,深浅交织的“彩色脚印”在纸上舒展,仿佛春天的足迹在画布上流动。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里,孩子们既为自然肌理的精妙而震撼,更在创作中领悟“美源于生活”的真谛。校园变身“成长印记”作品展区,孩子们的拓印佳作被精心陈列,让每一片落叶的故事在校园里流淌。
课后:印记为引 续写春日叙事
“每片叶子都是春天的明信片,每个脚印都是成长的刻度尺。”莫老师解读道,课堂上的拓印不仅是艺术表达,更象征着求学路上脚踏实地的精神。据悉,“走进大自然”系列课程将沿着“印记”继续延伸:后续《树叶的故事》课程中,孩子们将运用多元拓印技法,在画纸上构建树叶的“微观世界”,用艺术语言完善属于自己的“春日叙事”。这种打破学科边界的设计,让劳动教育滋养美育,使环保理念在实践中扎根,更将生命教育融入每一次创作。
理念:以美育人 书写教育新篇
从落叶采集的劳动实践,到拓印创作的艺术体验,再到校园展区的文化浸润,向西小学的系列课程构建了“自然—实践—美育—成长”的闭环。当孩子们的作品装点校园时,收获的不仅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成长如落叶般沉淀,如拓印般扎实”的深刻体悟。这一创新实践以鲜活的样本诠释“美育一件事”的教育理念——让自然成为最好的课堂,让艺术成为成长的注脚,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提供了“五育融合”的生动范例。
在“走进大自然”的旅程中,向西小学正用一片片落叶的印记,书写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新篇章,让每个孩子在自然与艺术的滋养中,踏出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
(撰稿:莫春梅;审核: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