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罗湖小学语文教研组特邀深圳市语文名师魏薇校长开展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为推动罗湖小学建设“构建扎实、充实、真实”的语文课堂进行指导,开展了一场深度与温度并存的教研活动。罗湖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都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当天,罗湖小学万京京老师进行了《学弈》课堂展示,她通过让学生多层次有梯度地诵读文言文,让学生读出了文言文的节奏与韵味。她还抓住单元要素——好奇与思考,让学生思考《学弈》中的事情是真实与虚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弈》精神内涵的深挖:做事要专心致志。最终让学生实现会读、读懂并内化文本价值的课堂生成。
对于万老师的课堂,魏薇校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万老师的教师综合素质及水平相当高,也很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文言文诵读这一环节也设计得相当好,整节课的逻辑性非常强,教学环节简洁且教学中心突出,也把握住了单元要素。同时她也肯定了万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插图,运用教材插图搭建情境支架,让静态图文转化为动态学习资源的做法。
魏薇同时也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指导教师们如何向常态课要效果。首先是以“研读文本三重奏”筑牢备课基石。教师们首先化身学生身份读教材,标注疑难语句,捕捉思维卡点;继而转换视角研读课标,将单元要素具象化为“理解人物形象”“掌握对话描写”等可操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最终聚焦课后习题逆向设计,构建“读写思议”四维训练模块。同意也要注意教材中的插图、资料袋等细节,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深度转化。
其次,教师们要细化引导与提问,以“问题链”推动思维进阶:从基础性问题到挑战性问题的再到迁移性问题,层层递进中落实语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议论、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现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真实课堂中有生成,使学生在常态课中要习得新的情感、价值观或语用的方法技巧。
最后,魏薇校长指出:常态课就是有缺陷的。真实的课堂不必完美,但必须留有生长的缝隙。这种敢于直面缺憾、共同探寻改进的研讨文化,正是教研活动最珍贵的生态。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罗湖小学语文教师团队的专业追求,更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研组将持续深化课堂改革,让每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拔节生长的精神沃土,让每位教师都在共研共进中书写教育的诗意与远方。
文/罗石媛
图/通讯组
审/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