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下午,罗湖区小学语文“中华诗教”师培巡讲(第三期)活动在银湖实验小学隆重举行。罗湖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朱林波作为主讲嘉宾,以“格律诗的韵律密码”为主题,为来自罗湖区四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及潮州跟岗教育同仁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诗教专题讲座。
深耕诗教,专业引领
朱林波老师从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切入,以《淮南子》中“邪许”的劳动号子和鲁迅笔下的“杭育”为例,生动阐释了“诗源于生活”的文化本质。通过对比《弹歌》《诗经·关雎》等经典作品,他系统梳理了从二言、四言到五言、七言的诗体演变历程,为现场教师构建了清晰的诗歌发展脉络。
在格律诗解析环节,朱老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从字句、对仗、押韵、平仄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剖析。他引用《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的经典对仗范例,结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规则,将复杂的格律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教学要点。针对教学实际需求,朱老师特别强调格律诗创作中需避免的“三平尾”“三仄尾”等问题,并现场示范“入促韵长”“平长仄短”等诵读技巧,让与会教师在抑扬顿挫中切身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区域联动,共育诗心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主任张静在总结中高度评价朱林波老师的专业分享,指出此次讲座既夯实了教师的格律诗理论基础,也为诗教课堂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范式。她呼吁全体教师将所学融入日常教学,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课堂中焕发活力。
作为罗湖区“中华诗教”第三批试点校之一,罗湖小学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此次朱林波老师的精彩呈现,不仅展现了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学校在区域教研中的示范作用。未来,罗湖小学将继续深化诗教课程建设,以专业力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诗词之美浸润学子心灵。
文/朱林波
审核/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