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深圳市东晓小学携手文锦渡海关,于2025年4月1日面向二年级学生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科普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紧扣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通过“知识宣讲+互动体验+实物展示”三维模式,为学生构筑起生物安全认知体系,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的小主人翁意识。
本次活动得到文锦渡海关的大力支持,由口岸病媒生物防控专家、带队科长谢鸿鹏率领吴小翔、林梦佳、董润龙、张可、黄丽萍、刘丁等七位专业关员组成宣讲团队。东晓小学校长张弘、德育主任李红梅、教师王忠秋及学校社工全程参与,与海关人员共同为孩子们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
活动在李红梅主任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李主任向同学们重点阐释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的意义,并逐一介绍了海关宣讲团队的专业背景。
首个核心环节通过专题视频直观呈现海关职能。画面生动展示海关工作人员在口岸查验、生物监测等场景中的专业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国门卫士”的职业初印象,理解海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谢鸿鹏科长结合鼠类、蚊虫等病媒生物标本展开专业宣讲。他系统解析疟疾、鼠疫等传染病的传播链与防控策略,现场演示专业监测设备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病媒生物踪迹及防范要点。
紧接着黄丽萍以非洲大蜗牛、地中海实蝇等入侵物种为典型案例,通过对比图片与实物标本,深入分析外来生物对生态平衡及农业安全的威胁。互动环节设置“生物侦探”挑战,引导学生观察标本特征并讨论应对策略。
职业体验环节通过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纪录片,展现高科技检测设备在国门安全中的应用场景。学生近距离观察截获的违禁生物标本,使抽象的职业价值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
此次与文锦渡海关的联动,不仅丰富了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更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信念之种。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海关、社区等部门的协作,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元化路径,构建常态化国家安全教育机制,助力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新时代公民。
未来,东晓小学将继续秉持“大安全观”教育理念,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深度融合,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贡献教育力量。
(文:王忠秋、黄璨/图:黄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