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上午,一场语文教研的盛会在深圳市东晓小学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广东省陈荪名教师工作室、罗湖区陈荪名师工作室、东晓小学周飞飞名师工作室暨翠园东晓教育集团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基地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语文教育理念,共享教育智慧,共同推动语文教育的优质发展。
本场活动特邀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知名小语教育专家赵志祥老师莅临指导。深圳市东晓小学党总支书记汤文钦,校长张弘,副校长房梓东等校领导出席活动。陈荪、周飞飞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翠园东晓教育集团成员校语文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在东晓小学周飞飞老师的主持下有序进行。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活动伊始,五位青年教师代表依次走上讲台,围绕陈荪老师的教育著作《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进行了读书分享。
钟敏怡老师的读书分享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呈现核心内容和感悟,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分享融入了个人见解,显示出在阅读过程中的深入思考。罗卓英老师的读书分享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迅速调动气氛。她以《花钟》教学实例为切入点,直观展示了评价语言的运用技巧,并切实反思自身不足与改进举措,内容实用且逻辑清晰。龚德志老师从新视角解析了“评价即教育”的理念,结合实例探讨了多种教学策略。他的分享既体现了理论深度,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富有启发性。刘依然老师的读书分享精炼而全面,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实例展示了评价语言艺术如何融入教学实践。王忠秋老师的读书分享条理清晰,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她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反思,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五位教师的读书分享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在名师工作室培养下,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赵志祥老师为青年教师带来了关于课堂语言艺术与教学原则的精彩分享。他强调,“艺术从技术起步”,学习名师经验需从技术层面起步,多听多悟,并做好整理记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若想塑造独特且成熟的教学艺术风格,提升教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前置条件。而获取教学技术的关键途径,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以学习名师的课堂语言为起点。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赵老师提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他认为,课堂教学本质是对话,包括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而真正的师生平等体现在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上帝,侍奉学生学习,欣赏、赞美、引导他们。当学生犯错时老师要抓住机会,要思考并帮助他们。在教学原则方面,赵老师强调了导向性、激励、机智和幽默等原则。他指出,教师需要博览群书,将知识化繁为简,注重引导学生。同时,要学会激励差生,用机智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但需谨慎幽默,注意把控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他的分享妙语连珠、高屋建瓴,既有理论指引又有鲜活案例,让与会教师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活动最后,深圳市东晓小学房梓东副校长作总结发言。房校长表示,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语文大师赵主任参与陈荪名师工作室、周飞飞名师工作室的联合研修活动,意义非凡。房校长表示,东晓小学一直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借助多种平台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出众多优秀教师,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高质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他强调,“独行快,众行远”,希望每位教师以工作室为平台,既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念的思考者和传播者,在助力他人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共同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优质的方向前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活动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共享共融。相信在广东省陈荪名教师工作室、罗湖区陈荪名师工作室与东晓小学周飞飞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在赵志祥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翠园东晓教育集团的语文教研必将迎来更加绚烂的春天!
(撰稿:罗卓英/摄影:张塑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