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塑料污染挑战,深化青少年环保责任意识,3月24日下午,罗湖小学特邀黄稳老师走进校园,为罗湖小学师生带来主题为“塑料的危机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公益课堂。活动通过科普讲座、情景模拟、实践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从认知到行动,争当生态文明的“先锋卫士”。
一、直面塑料污染,揭秘生态危机
课程伊始,黄稳老师以震撼的海洋污染纪录片片段切入,向学生展示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通过“一粒塑料微珠的百年旅程”“动物误食塑料的生存困境”等案例,生动阐释塑料制品的降解难题与生物链危害。课堂中,黄稳老师还以“一杯奶茶的碳足迹”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计算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塑料消耗量,四年级(1)班学生惊呼:“原来每人每年平均使用超过300个塑料袋!”
二、趣味游戏解锁“绿色密码”
为强化知识转化,活动设置“垃圾分类大闯关”互动环节。借助图标识别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与其他废弃物。黄稳老师现场演示“塑料瓶再生之旅”,将废旧PET瓶粉碎后制成再生纤维材料,学生们亲手触摸再生布料成品,直观感受资源循环的魅力。“我终于明白‘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区别了!”同学们在实践后兴奋表示。
三、从“减塑”到“零废弃”
活动尾声,学生们借助思维导图书写罗湖小学绿色生活公约,承诺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践行垃圾分类、参与校园环保志愿行动。黄稳老师鼓励学生:“环保不是口号,而是每天弯腰捡起一片垃圾、重复使用一个布袋的具体行动。”
黄稳老师的课堂为孩子们敲响了生态警钟,也点燃了行动热情。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无废校园’建设融入日常管理,推动环保教育常态化。让绿色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文/何悦菡
图/通讯组
审/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