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向西小学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林伟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教研专家林伟育,资深数学教研员李一鸣及工作室成员莅临指导,通过课例观摩与专业评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公开课堂展风貌,立足课标夯基础。首节课由陈佳玥老师执教二年级《认识角》。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对比分析,逐步区分“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课堂采取“观察-标记-画角-判断”四步教学法,组织学生在剪刀、时钟等实物上寻找角,利用投影仪实时展示学生绘制的角,针对易混淆图形展开集体辨析。特别是在“数角大挑战”环节,学生集体探究五角星图形,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角特征的理解。第二节课罗春明主任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课堂以三个递进式情境贯穿始终:从“存钱罐里的未知数a”建立字母符号意识,到“存钱罐合并运算a+5”理解代数式含义,最后通过“罗老师年龄猜想”构建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课堂中穿插幽默语言调节氛围,将数学逻辑与生活智慧相融合,学生在轻松互动中完成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跨越。
专家把脉评教学,精准指导明方向。评课环节中,李一鸣教研员进行细致点评。针对《认识角》一课,他称赞陈佳玥老师通过丰富活动落实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指出教学素材需更具典型性:“剪刀结构复杂易干扰观察,红领巾材质过软不利展示角的大小,建议选用三角板、钟表指针等标准教具。”他强调低年级概念教学应删繁就简,通过“找角-画角-数角”三个核心活动搭建认知阶梯。点评《用字母表示数》时,李老师肯定罗春明主任“用生活情境活化抽象数学”的教学智慧,但也提醒需把握教学边界:存钱罐引入代数运算具有创新性,但涉及代数式运算可能超出课标要求,建议紧扣教材例题,将“猜年龄”情境中的多重变量关系适当简化。
深耕细作思教学,教研蓄力再出发。此次教研活动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新思路。学校将持续推进“名师引领-骨干示范-新秀成长”三级教研体系,通过常态化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沃土。
(撰稿人:谢雨欣;审核: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