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我国教育改革正进入新的阶段。高质量研究落实新课标,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正成为新时代每一位教师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
2月22日,全国首个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亮相罗湖教育展厅。该智能体由罗湖区教育局携手武汉大学和华为公司共同打造,以罗湖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数字底座,结合罗湖教育的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打造了18个AI应用,如作文批改、学生评语等。智能体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可为教师提供强大的教学支持,短时间内即可写出最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方案。
2月26日,为使学校教师更好地学习智能体的实际操作,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落地,翠园东晓教育集团特别邀请了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基础教育技术创新应用与示范中心主任雷元怡、新课程负责人陶潜等专家走进校园,为翠园东晓中学的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的精彩讲座。本次“晓园讲堂”由宁显儒副校长主持。
作为深耕基础教育评价服务与技术应用多年的专家,雷元怡教授及其团队试图通过系统化技术集成与场景化创新,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之快,可以用“指数级增长”来形容。未来,教育智能化一体机将成为每所学校的标配并实现教育全场景延伸,真正做到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以“智”助学和以“智”助评。因此,一线教师应该保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主动学习并使用前沿技术,让AI成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教”。
在互动环节,翠园东晓中学的道法老师张海燕在新课程专家陶潜先生的引导下,使用智能体,现场生成了一份名为“祖国在我心中:十一国庆节爱国宣导计划”的PBL课程计划。通过将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初中道法学科需要培养的多项核心素养,张老师向智能体发出了再次修改课程计划的命令,并在短短数秒内收到了一份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在场教师纷纷惊异于人工智能的处理速度,连声赞叹“AI真的太快了”“对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雷元怡教授及相关团队在全国多所学校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教育评价改革从理论探索到落地生根的完整路径。未来,翠园东晓教育集团也将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交响中,继续谱写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创新篇章。
撰稿:黄瑞芸
拍摄:孟三千
审核:翠园东晓中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