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深圳市罗湖区“善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初中英语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在翠园东晓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设三个主会场和三十余个分会场,覆盖全区初中英语教师,翠园东晓中学是主会场之一。活动由罗湖区兼职英语教研员、翠园东晓中学英语科组长彭海欢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翠园东晓教育集团总校长舒军华校长发表讲话,与在场教师分享了她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深刻见解。作为资深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舒校长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教育生态,教师应积极拥抱变革,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舒校长还特别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她表示,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舒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发人深省,为教师们指明了未来职业发展及专业成长的方向,也点燃了在场所有英语教师学习探索的热情。
活动中,来自翠园东晓中学的韩冰老师、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的吴思思老师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的张紫老师分享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理论学习和课例研究的经验与心得。与会教师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互动研讨,气氛热烈。
首先,韩冰老师就蒋京丽老师的《义务教育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理论课学习进行了题为《精研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心得分享。她从学业质量内涵解读、教学评转向路径探索、教考衔接实践案例分享和教学启示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业质量的四个特征,并提出了将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工具的建议。同时,她也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和图像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逻辑学习链接,并强调了整合资源的重要性。
吴思思老师分享了关于智慧平台上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于定语从句的课例,并从教学过程回顾、设计启发、教学环节设想以及智慧平台使用优缺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智慧平台上,吴思思老师通过学习任务单和课后练习,深入理解了新考试题型中未考察过定语从句的考点,并提出了关于日常教学的建议。同时,她还分享了深圳云平台和国家教育智慧平台的学习资源的运用,强调了学习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平台的两大优点:一是能够零距离聆听名师的理论课堂,了解最新的理论并反复学习;二是通过网上课例和现场视频观摩学习优秀的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的张紫老师分享了沪教牛津版九下听说课例的学习体会。她指出,课例设计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知识激活到语言输出,融入体育学科的审美和团队协作,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课程以真实语言材料为基础,结合体育解说和配音创作,深度融合学科美感与思维培养。她还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强调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并分享了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包括精选信息和信息转述训练,同时针对中考适应性考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三位主发言老师的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了自由互动研讨环节。线上线下与会教师围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老师就平台功能使用、教学资源整合、线上教学策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解决方案。
线上分会场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分会场教师在各校的科组长的组织下观摩现场活动的直播并展开小组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平台应用新模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活动最后,主持人彭海欢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三位老师的分享体现了素养立意、教考衔接以及真实情境应用的共同特点,这与中考改革方向高度契合。中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深度思考。她强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她鼓励全区英语教师积极探索平台应用新模式,将平台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罗湖区初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