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罗湖区教科院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李艳芳主任受邀走进东晓小学,开展题为《智联新程,AI云开启教育新篇——东晓小学AI云平台深度实训与教学应用场景解锁》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落实罗湖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助力东晓小学迈向教育数字化新台阶。学校汤文钦书记、张弘校长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讲座伊始,李艳芳主任从国家战略高度切入,系统解读了AI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四维”——新评价、新机制、新场景、新生态。她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革新。通过展示罗湖区“14104”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李主任详细介绍了区域统筹下的“数字教育”重点工程,包括科创STEM学校建设、智慧教育示范校评选、教育数据治理研究等举措。她特别提到,2024年罗湖区已评选出9所智慧教育示范校,并启动“数字化转型共同体课题”,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构建区域教育新生态。
在AI赋能教学的具体路径中,李主任重点剖析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场景:AI可辅助教师生成教学资源、设计教案与课件、智能命题与解题、开发微课与课程,甚至实现人机协同授课。她通过案例展示了“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程序”等技术如何将传统课堂升级为“智媒体课堂”,为教师减负增效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力。
李主任进一步结合东晓小学AI云平台的建设成果,提出“教育云”应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她现场演示了云平台在课堂互动、数据采集、学情分析、跨校资源共享等功能,并强调:“AI不是教师的替代者,而是助力教育回归本质的伙伴。”通过构建“数字教研室”和“教育数据底座”,学校可实现教学、管理、评价的全流程智能化,真正落实“双减”背景下的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讲座尾声,房梓东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李艳芳主任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李主任的分享既有顶层设计的战略视野,又有落地实践的操作指南,为东晓小学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弘校长在总结中号召全体教师主动拥抱AI技术,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深化AI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探索人机协同的创新课堂模式;二是依托云平台沉淀教学数据,推动教研与评价的科学化;三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用技术赋能“五育并举”,打造东晓小学智慧教育品牌。
此次讲座不仅为东晓小学教师厘清了AI教育的实践路径,更点燃了教育创新的热情。未来,学校将以AI云平台为抓手,持续探索“智联新程”的教育图景,为罗湖区“数字教育”生态建设贡献东晓智慧。
(文/图:曾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