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言:“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此乃诗教之功也。”诗教不仅在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2024年11月7日,罗湖区“中华诗教”第二三批试点校联合教研活动暨陈荪省名师工作室与张静市名师工作室“中华诗教”联研活动在深圳市莲南教育集团安芳小学举行。罗湖区教科院小学与学前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老师,安芳小学党支部书记莫跃辉、副书记孙雨聪,罗湖区第一二三批诗教试点校教师、陈荪省名师工作室及张静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安芳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林舒萍老师与三(1)班学生的精彩诗教研讨课《惠崇春江晚景》中拉开序幕。林老师巧妙地将诵读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想象画面、领悟诗情。课堂尾声的诵读更是点睛之笔,读、思、品、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江晚景画卷,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随后,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涔瑜老师与四(1)班的学生带来了另一堂引人入胜的诗教研讨课《凉州词》。李老师通过对重点诗句的诵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深入理解诗歌。她引导学生想象“葡萄美酒”的浪漫场景,读出将士“醉卧沙场”的豪情壮志,通过对“几人回”的反复诵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整堂课通过诵读的反复锤炼,带领学生真正走进了《凉州词》的诗意世界。
评课议课论坛更是将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九位来自诗教试点校的老师们纷纷发言,对两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对古诗的解读深入透彻,课堂结构清晰明了,各环节衔接紧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水到渠成。课堂提问精准有力,能够切入诗歌的重点,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录祥教授的点评更是为活动增添了学术的厚重感。他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在诗词教学中的探索,同时,他还鼓励老师们要不断积累诗词文化素养、增厚历史人文底蕴,努力尝试将AI技术融入到诗词教学中。周院长的指导不仅让老师们开拓了思路更为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
同日下午,周录祥院长带来了题为《传统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以《古今谭概·苦海部》为例》的讲座。周教授通过实例阐释了民间诗歌创作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介绍了《古今谭概》的背景及其价值,概述了传统诗词创作的要求:遵循格律韵律,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在周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老师们不仅学会了欣赏诗歌之美,更激发了他们自己创作诗歌的灵感和热情。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诗教的盛宴,更是一次教育的启迪。它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诗教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罗湖区“中华诗教”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芳小学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充分展示了其在诗教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学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诗教工作,让诗词的悠扬韵律与深邃意境成为滋养每个孩子心灵成长的甘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沐浴在诗意阳光下的孩子们,定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图:魏子仰,文:戴秋君,校审: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