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向新一代的青少年传递宝贵的精神财富,10月8日下午,东晓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主题讲座。讲座由罗湖区关工委“五老”讲师团的退休老校长张惠坤主讲,罗湖区关工委副主任程庆红、原罗湖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林肖英、深圳市东晓小学党总支书记汤文钦、校长张弘、德育主任李红梅以及六年级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李红梅主任热情洋溢的介绍中,讲座正式拉开帷幕。张惠坤校长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儿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辍学的困境,以及在同学、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通过制作灯芯球赚取学费、坚持求学的励志故事。她详细描述了制作灯芯球的复杂工序,以及这项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家乡情怀。张惠坤的讲述不仅展现了个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更体现了劳动教育在塑造人格、培养责任感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惠坤还分享了自己儿时参加野炊活动中与同学们分工合作、就地取材、烹制美食的生动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劳动实践对于培养个人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意义。她强调,这些经历不仅让她和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生活技能,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甜美,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生活条件。这些在实践中思考、感悟的宝贵经历,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被张惠坤校长坚韧不拔的求学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打动,深受启发和鼓舞。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前辈们的艰辛与付出,更对劳动及学习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劳动教育实践。它让学生们从长辈的亲身经历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黄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