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解决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9月14日,我校特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白皛主任莅临开展《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策略》主题讲座。罗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主任及其工作室成员、桂园小学副校长计家艳和桂园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白皛老师就教材总量、朝代统计、体裁及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迷思进行分析,直击重点引出展开古诗词教学必须关注——学段的差异;方法的习得;感性的体验;育人的价值,明确教材里古诗词的教学任务——积累、诵读、想象、理解、体会、感悟、鉴赏,并授以诗教步骤:创意读、创新写、适时补、巧于思。
(一)创意读
白老师提供两种创意读方式——加衬字(语气词、人称代词)和重叠诗句进行诵读或吟唱(原句叠、减字叠、魏候叠法)。这些方法让古老的诗句在孩子们的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之美。
(二)创新写
白老师以《回乡偶书》和《月下独酌》为例,将古诗化为现代文进行创新写作,让古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进一步浸润学生的心灵,也为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的有效途径。
(三)适时补
白老师以《塞下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思》、《浪淘沙》为例子,强调了适时补充诗人生平、创作背景、相关诗作等资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补充,帮助学生打破与古诗之间的情感壁垒,突破时空的界限,与诗人共赏千古佳句,同抒壮志豪情。
(四)巧于思
在“巧于思”环节,白老师提醒,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诗词中的形象思维、语言品鉴及诗心品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诗词中的文字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字符,而是极富人文气息的文化载体,拥有浓郁的文学魅力。正因如此,古诗词才呈现无与伦比的美学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从诗词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从而达到“以诗化人”的目的。(文字:叶辉煌;照片:语文科组;审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