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12月6日上午,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东晓小学承办的罗湖区小学科学“百人听千课”新教师展示暨总结活动在深圳市东晓小学报告厅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美丽科学创始人梁琰、罗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谭振兴、深圳市东晓小学党总支书记汤文钦、副校长房梓东、吴海红、部分行政以及全区的科学教师参与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共分四个环节,首先是由深圳市东晓小学王蓝老师展示汇报课——教科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王老师通过创设让学生把重物搬到椅子上的真实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认识了杠杆的奥秘。最后让同学们体验不同类型的杠杆,在体验中也清楚了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原理,也引发了同学们对杠杆应用改进设计的再认识。
接着,深圳市东晓小学科学科组长宋佩君老师针对科组建设工作进行分享。她谈到,东晓小学科学组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本次分享,融通了校与校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优势互补,共享教育智慧。
在讲座环节,梁琰老师为我们带来《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中的体验与应用》的线上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融合之后的理性之美。谭振兴老师开展了《体验课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的讲座。谭老师根据“指向课堂教学的新转变”、“走向体验为主的新实践”这两个主题,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并创设“三观”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最后,汤文钦作总结发言,他对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肯定,同时对学校的科学科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老师们能够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强化科学育人观念,着重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为切入点,让自己站在更高、更远处去打开自己的视野,并且也要思考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罗湖区小学科学“百人听千课”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为科学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相信在罗湖区教科院的引领下,全体科学教师将为罗湖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图:廖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