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自读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11月10日上午,深圳市东晓小学举行青年教师阅读分享会。东晓小学党总支书记汤文钦、校长张弘、副校长房梓东、副校长吴海红、教科研主任陈荪和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在黄燕璇老师的主持下有序开展。
首先,刘思彤老师分享的书是《疼痛吧,指头》。书中讲述了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成长故事。作家普玄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儿子喜欢咬手指头这个细节入手,写出对孩子的救治过程以及一个家族在面对苦难和绝望时表现出的坚韧力量。刘老师结合自己如何帮助本班一位患有孤独症孩子的历程,告诉我们,要用无私的爱、正确的教育来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
邓芳老师分享了《班主任工作漫谈》的读书感悟。邓老师从书中提炼了三条对其启发最大的班级管理经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当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以人为本,以规治班,民主自我管理”是管好班级的关键;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当好班主任的重要因素。她强调,要当好班主任,就要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
樊晓欣老师分享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读书收获。这本书探讨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分析我们的大脑如何学习。樊老师谈到,大脑其实并不擅长思考。但是,由于解决问题能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喜欢思考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王蓝老师分享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的读书思考。该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书中提到,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信心,并要确保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重获自信。王老师认为,我们要做“和善而坚定”的老师,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她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收获良多。
侯远思老师分享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书感悟。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市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的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执教的56号教室,创造了全美的教育奇迹。埃斯奎斯老师在书中提到,“一间教室里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也要让孩子们学会生活的技能”。他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青年教师分享完毕,汤文钦对本次阅读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发言。首先,他对青年教师的读书热情表示充分的肯定。他谈到,本次阅读分享会让他收获良多,深深引起了思想共鸣,并让人感到心情愉悦。随后,他对五位青年教师的分享进行了逐一点评,给各位老师带来了更深的启发和思考。
今后,全体青年教师将铭记汤书记的教导,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心灵。高山仰止,方知才学疏浅;三人同行,乃觉左右为师。愿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崭新的心灵之旅,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
(文:邓芳;图:王润宇、吴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