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公众号
【本期人物】熊佑平广东省深圳市百仕达小学校长、第一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入选校长
8月22日,2023年深圳市少年儿童篮球锦标赛在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馆落下帷幕,广东省深圳市百仕达小学(以下简称“百仕达小学”)代表罗湖区出征,以全胜的战绩夺得U12女子组冠军,拿下本赛事第三个冠军。这个消息,刷爆了教师、家长的朋友圈。
在百仕达小学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熊佑平以“最美的遇见”为主题,分享了开学寄语。他特别向在暑期坚持训练,为学校争得荣誉的运动员们表示感谢和祝福。“新的学期,我们一如既往,与阅读和运动相伴,朝思暮问,努力进取,去创造更好的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孩子们眼中,他不仅是和蔼可亲的“大熊校长”,更是赛场上身手敏捷的运动健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的办公室有一个神奇的衣柜,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服,他随时都可以“变装”投身比赛。
熊佑平对体育比赛的重视和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在他看来,体育是直面儿童的生命教育,体育比赛是润物无声的品格教育。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参与运动,熊佑平通过调整每天的课间时间,挤出长达65分钟的阳光体育时间。这样的调整优化,为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甚至在紧张的期末考试阶段,阳光体育时间也照常进行,学生们在考试间歇仍旧会冲向运动场,开展各类体育比赛。
这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发生在百仕达小学,那就是“家常便饭”。用熊佑平的话说:“在我们学校,考试不是常态,运动才是常态。”
“运动场才是最生动的课堂,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取胜,学会如何体面地面对失败,学会领导与被领导。”熊佑平期待着,未来,学生们都能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工作,而体育是他们能够始终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解决了学生运动时长的问题,熊佑平紧接着把目标转向了体育场地设计和运动项目拓展。尽管地处罗湖区市中心的校园被高楼环抱,面积非常有限,但这难不住熊佑平。他从“上天入地”到“圈地运动”,一直在努力打破空间的边界,“变”出更多的运动场,让更多学生上场比赛。😝
他在教学楼的屋顶建造运动场,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用面积。在露天运动场架设天棚,足球场采用渗水工艺,力求“速干”,哪怕是深圳的雨季也不影响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体现着熊佑平对体育教育细致入微的思考。
场地多了,学生们可以选择的项目也就多了,参与的人数也大大增加。很快,百仕达小学掀起了体育运动的热潮。
2020年,入选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之后,熊佑平通过与其他入选校长交流互访,学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他结合百仕达小学的实际情况,在校园的操场角落引入笼式足球,不放过学校里最后一丝剩余的空间。
除了充分利用空间,对赛制的创新和调整也为“人人上场”搭建全新舞台。熊佑平说:“相比以前,学校现在的体育比赛更多了。在常规赛制的基础上,我们增加编排了三人制篮球赛、三人制足球赛,这样一来,原本在观众席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比赛,百仕达小学再也没有板凳球员。”
今年6月,基金会的「一起上场」家长参与体育计划线下共创会在广东深圳举办。百仕达小学作为共同举办单位,在校园参访和家校社共育案例交流环节,熊佑平的经验分享给参会者们留下深刻印象。
“父母对体育价值的认同和参与非常重要,家校共育能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终身运动习惯的养成。”熊佑平介绍说,百仕达小学大力倡导教师和家长参加体育运动,每个学期的运动会,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参加,与教师、孩子同场竞技。
学校还成立了教工篮球队、每周组织教师健身锻炼。鼓励并支持家长成立百小联(足球)俱乐部和百小篮(篮球)俱乐部,每周组织比赛,并对运动家庭进行评选和表彰。
每到周末,绿茵场上,篮球场边,爸爸在场上奔跑,妈妈带着孩子在场边呐喊助威,亲子相伴,其乐融融。教师和家长在运动上的身体力行,成了学生运动的最好示范。
2022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发布《深圳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主要目标和举措是: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超过70%。这一目标,百仕达小学早在2019年就已经实现。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优秀率连年名列全区榜首。在广东省2022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中,百仕达小学学生的体测优良率达到99.17%,全员合格,位列全市第一。
当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社会、学校、家长则需要共同构建、共融育人,为青少年成长构筑完善生态,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
这一切的努力,必将使孩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