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罗湖高级中学党委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前往贵州遵义,开展“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牢记使命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汲取红色革命精神,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7月10日,全体学员前往遵义会议会址开展现场学习——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技术方面的问题,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学员们来到遵义红军山,广场中央高耸矗立的纪念碑上题写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纪念碑四周环绕着刻画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强渡乌江”的环形浮雕墙,对后来人源源不绝前来瞻仰的原因给出了最好的解答。纪念碑前,学员们齐向英勇献身的红军烈士们默哀,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学员们登上了娄山关的最高处西风台。遥记1935年1月,红军首克娄山关,进占“黔北大门”——桐梓,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2月25日,红军二渡赤水后再克娄山关,揭开了著名的遵义战役的序幕。这是在毛泽东等指挥下,红军自长征以来所取得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狠狠打击了敌人部队的气焰。7月11日,全体学员前往苟坝会议会址,借助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苟坝的活动情况。苟坝会议迄今近80年,它对党和红军所发挥的伟大作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苟坝会议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不怕孤立的坚持真理精神;二是革命利益第一的使命精神;三是执着工作、争取多数的团结精神;四是敢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7月12日,全体学员开赴茅台镇,参观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馆内生动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历史。四渡赤水青史留,茅台古镇照千秋。在红色古镇中探寻长征足迹,学员们不禁感慨红军四渡赤水的宏伟与英勇,赞叹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通过此次学习实践,全体党员教师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切实让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转化为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文字:李明,图片:赖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