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分享阅读经验,提升教育智慧,7月5日上午,深圳市东晓小学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如期而至。东晓小学校长张弘、副校长房梓东、教科室主任陈荪、德育副主任李红梅出席了阅读分享会,活动在级组长刘思彤老师的主持下有序开展。
首先,王忠秋老师分享的书是《教育的细节》。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书中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道出其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王老师分享了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以及4点阅读感悟:细节蕴藏卓见、观念凸显力量、平等对待学生、温和对话孩子。
张琬皎老师分享了《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方面进行举例和点评。书里面列举100个例子,都是一些学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方法不可缺,教育智慧不可少。只要拥有一颗不断探索的心,积极地去寻找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黄晓珊老师分享了《教师的语言力》。书中将沟通分为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5个类别,提供了21种场景实例,讲解了50种方法。黄老师以教导学生打招呼为例,列举了如何运用不同模式的教导语言和学生沟通。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增强语言表现力,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王佳玮老师分享了《教育的情调》一书。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王老师分享了四点读书感受: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教育需要大爱思想、教师要时常自我反思和自我质疑。
息明月老师分享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一书。吴正宪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众多课例不仅展示了她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她独特的儿童观和数学教育观。息老师通过展示吴正宪老师的具体课例,分享自己的教育思考和感悟,呼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改革。
钟雅莉老师分享了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这本书包括“成长智慧”“教学智慧”和“治学智慧”三个版块,其中“治学智慧”10则,向读者详细讲述了作者在探究语文教育的路上形成的人生哲学,集中地反映了作者“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教学思想。读一本书,如同倾听一位老者的谆谆教诲,受益无穷。
青年教师分享完毕,张弘对本次阅读分享会进行了逐一点评,对青年教师的读书热情表示肯定。张弘还分享了一本书——《小学学什么》。小学是人生开端,是启发孩子心智、培育人格的阶段,青年教师是未来的希望,应该以阅读为基石,多读书,多交流,明确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并为此而不断追寻探索,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活动的最后,所有人员合影留念,给这次阅读分享活动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子。今后,东晓小学青年教师将铭记张校的教导,以阅读为基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阅读中丰底蕴、溢师心。
(文:黄晓珊;图:吴财伟、黄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