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爱与责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东晓小学德育部门在汤文钦书记的指导下设计了“校长种子红包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学第一天开展特别的欢迎仪式,校长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并给每一位同学送“红包”,里面装着新年祝福语和一袋种子,希望同学们新学期种下新希望,希望通过这个德育项目式学习活动撬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4个多月来,全校同学开启了种子种植之旅。播一粒种子,让心愿发芽开花,用缤纷的果实,把阳光报答,童年的梦是在快乐中长大……
6月12日,深圳市东晓小学进行了“校长种子红包项目式学习”的展示活动,由六(1)班向全校师生展示学习成果。
首先是“种子成长”小视频,视频中的照片都是六(1)班全体同学的种子的成长过程,从抽芽、长新枝、叶子一片一片的增加,枝干越来越坚挺,到开花,花儿结成果实。种子的成长见证了学生的劳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耐心、用心、爱心、责任……
接着是同学代表展示。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同学是通过写观察日记记录种植的过程,如徐烨轩同学,他记录了种子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从日记中可见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细心观察事物,在记录时所用的词语更为准确生动,文章情感真挚,真可谓是“实践促成长”。还有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把科学课堂的知识点用起来,如苏碧云同学,她通过手抄报的方式绘制了她的种植过程和种植经验,“学以致用”,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有同学在种植中得到心灵的感悟,简楚微同学说,我们面对生活或学习的挫折时,要学习凤仙花这种不怕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这样,在你成功的时候,才会有由衷的感叹——生命顽强和向上的力量!种子在经过破土、风雨之后依然盛放,不就是无形间教育了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吗?不是告诉了学生要当个心理素质强大的学生吗?
在种植的过程中,除了班主任、科学老师的定期指导,有些家长也参与其中,帮学生拍照片、录视频,记录孩子种植的过程,跟孩子感受种子的成长过程,和孩子享受其中的担忧、快乐、喜悦等。亲子关系也在共同培育种子的过程中默默中变化。不仅如此,学生也会第一时间跟老师分享自己的成果,自己的感悟,家长会在班级群里分享孩子的成长,在一次次的分享中,促进了师生之情,促进了家校合作之情。
紧接着,五(8)的樊若溪同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享了班里同学和她自己的种植趣事,有等待、有惊喜、有发现,她被种子破土而出的生命力量深深地震撼了,她领悟到:我们要做一颗有力量的种子,在老师们的辛勤“浇灌”下,要扎扎实实地筑牢根基,积蓄奋进的力量,在新的征途中书写梦想与荣光!
学生展示结束后,吴海红副校长对“校长种子红包”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了回顾小结,她表示这项德育活动达到了设计的初衷,为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种植成果展示点赞,看到同学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感到欣慰,勉励同学们要做有爱、有责任的人,鼓励同学们要像种子一样尽管去努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在班会课上各班进行了展示交流。有的讲我与种子的故事,有的分享种植研究,有的展示手抄报,有的展示种子成长美术作品……下周学校还将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各班的活动成果。
一颗颗种子将语文、科学、美术、劳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颗颗种子让学习更有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颗颗种子让学生明白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爱和责任灌溉;一颗颗种子让学生明白只有坚持付出才有收获;一颗颗种子让学生感悟到万物成长都会历经失败、磨难、挫折,要学会勇敢面对,顽强向上;一颗颗种子将老师、学生、家长紧紧联系在一起,家校社携手育人,共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文:林晓馥、吴海红,图:黄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