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四月,细柳微斜,我们怀揣着对数学美的追求相约于布小校园。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4月24日全天至25日下午,深圳市布心小学数学科组举行了“智慧杯”暨审辩式学习整校听课赛教活动。
本次活动中,邀请到五位校内外课堂观察专家评委,他们是:深圳市罗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审辩式学习”研究创始人穆传慧老师;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北师大版教材全国优秀实验教师、深圳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评课一等奖的张加健老师;深圳实验学校坂田校区学科主任、现场课例答辩比赛全国一等奖的谢岳兵老师;深圳市科学高中小学部、正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刘锡萍老师;罗湖区专职督学、现布心小学副校长李民勋。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数学主管行政刘莹主任、数学科组长颜单秀以及全体数学老师。活动全程由邹文静老师主持。
老师们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扎实的课堂基本功,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课例。她们把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在每节课及每个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布心小学的教学特色,每堂课运用了5E5S“引、探、固、迁、评”的教学模式;同时融入了审辩式学习,让学生在“讲、辩、证”中深度学习,沉浸式思考;老师们还在课堂上均运用“麻吉星”等技术,及时捕捉学生的现场生成,实时反馈学情,用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悟透重难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没有“假寐”和“打盹”的机会。
南晓芹,布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
上课课题是《分扣子》,上课简介:学生通过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分类的知识,所以孩子们已经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让学生从熟悉的实物出发,进一步学习分类,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掌握分类知识,理解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的标准相同,顺序不同,最终分类的结果相同。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小学生也是小先生,一年级孩子讲得真好!随时随地讲出来,随时随地辩起来,随时随地证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幸福感扑面而来!”
徐忠星,布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好态度助力未来,好习惯受益终生。
上课课题是《图书馆》,上课简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百以内数不进位的加减法,会通过直观学具理解算理。本节课通过操作探索,结合小棒和计数器等学具的使用,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五次出现编口诀,用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很好的抽象、提炼知识。”
陈云,布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孩子。
上课课题是《有余数的除法》,上课简介:本节课通过一个“猜颜色”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在接下来的两次摆小棒的活动中,由易到难、从独立思考到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课堂中学生运用麻吉星反馈器进行抢权、投票、选择,使整节课互动有趣,学生的学情也通过反馈器,及时统计汇总到教师端。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在开放的情境里展开对话。”
邹文静,布心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育格言是:教育的真正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上课课题是《认识面积》,上课简介:认识面积是学生的空间思维从一维过渡到二维的转折点,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用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绘本来引入,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为本节课的线索,通过孩子们动手操作,首先感知周长和面积的区别,然后在具体的摆学具的过程中意识到要选择正方形作为测量面积的单位最合适。此外,孩子们在对比教学中也感受到了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闯关活动对本节课作了一个收尾,整体环节紧凑,生动有趣。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绘本故事打开探索活动。”
金诗禹,布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是:立大先生志,做奋斗者,育时代新人!
上课课题是《有趣的推理》,上课简介: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还是第一次出现,本节课也是学生正式接触逻辑推理的开始。教材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发展水平,选取了难度不大,但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素材。力图让学生亲历有趣的推理活动过程,形成一种明确的推理意识,学会借助表格,运用分类、排除等策略进行推理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为后续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在方法与工具的对话中有序推理。”
敖玉剪,布心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上课课题是《字母表示数》,上课简介:本节课“字母表示数”,首次为学生开启了代数知识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石,其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还原技术,层层推进,是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将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懂的代数知识,还原为最简单的问题:n只青蛙n张嘴,再层层推进到n只青蛙n×4条腿这个涉及到数量关系的难题。让学生逐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函数思想。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还原技术与层层推进。”
陈笑,布心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是: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上课课题是《烙饼问题》,上课简介:这堂课主要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探究的结果及时展示、评价。课堂由最基础的一张饼、两张饼开始探究,再利用两张探究完四张饼、六张饼等偶数张饼。紧接着就是课堂的重点三张,分别从独立思考再到小组合作再到学生展示三个步骤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烙饼问题中的时间最优化解法。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小荷已露尖尖角。”
程子晋,布心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上课课题是《平均数的再认识》,上课简介:本节课从生活化的情景出发,由购买火车票儿童票的身高限制问题以及比赛平均分的计算问题,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深度思考:通过Excel收集整理全班同学身高数据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通过散点图的直观感受,认识到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过对比赛平均分计算方法的激烈辩论,体会到极端数据对平均分的影响;学会了利用平均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在变化中寻找数据的意义。”
程浣,布心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教育格言: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上课课题是《可能性总复习》,上课简介:本课从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填空和摸球游戏入手,学生先回顾梳理了小学所学的可能性的主要知识。紧接着进行练习巩固,所选题目包括转盘游戏、抽牌游戏、剪刀石头布、抛硬币、猜数游戏等,即经典又全面。学生即巩固了知识,又有了新的领悟和感想。
课堂观察专家评委团一句话评价:“在深度对话中放飞儿童思维。”
课堂观察评委团的专家们在看课过程中,高度肯定了布心小学数学科组团队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团队的专业实力,同时,对布小学子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课堂常规、学习习惯、思维对话都赞不绝口。专家们对这九堂课给出这样的高度评价:“都体现了儿童的课堂,让孩子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都是思维的课堂,是核心素养的11个关键词的行动解读;都是数字的课堂,布小的数字技术一定是走在时代的前列;都是素养的课堂,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是未来的课堂,从布心小学的九堂课中看到了未来课堂的样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国育才。”同时也提出了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建议:引领与解放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活动最后,李民勋副校长进行活动总结,对专家们专业、敬业的工作表达了感谢,同时肯定了本次活动组织的严谨与周密,也高度赞赏了九位老师的课堂,最后提出了对年轻教师及数学科组的殷切希望。
正值新旧校区腾挪之际,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实属不易。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全程指导与参与,感谢六位家长义工的支援,感谢网络团队、麻吉星团队的披星戴月,感谢后勤同工们的鼎力协助,感谢音乐科组的理解,还要感谢涉及班级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们的支持,以及数学科组22位队友的团结互助。
教师是课堂牧场的放牧人,我们都在路上!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摆渡人,我们都在路上!
教师还自在成长的探索者,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