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全国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发展研讨会暨深圳市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成果展示会(高中分会场)在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课改专家、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约200人,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发展大趋势,分享数字化“思乐课堂”实践成果。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思乐课堂”成果展示——数据与证据赋能高效课堂。首先是学校数字化“思乐课堂”优秀课例展示及研讨,罗湖高级中学崔洋通老师上课,李春娥校长带领教师团队作教育数字化示范校工作汇报。其次是论坛分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谢幼如、深圳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曹晓明、深圳城市学院课改研究院院长宋承昊等专家现场点评,探讨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总结数据与证据赋能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再次是全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交流,依次有: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卫然《“双新”背景下“双线混融思乐课堂”的建构与实践》,深圳市翠园中学岳涵凝《高中地理复习课型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模式构建研究》,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王礼芳《“双新”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晓光《数智融合创新赋能高效课堂》,广东省东莞市石碣东山学校校长孙铁龙《大数据赋能教育创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教育集团总校长张代英《杜郎口“互联网+自主课堂”的实施路径》,西北课改共同体特聘专家王勋达《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江西省丰城市博雅学校校长杨森《拥抱数字化转型,构建教学新样态》。会议最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波作总结讲话,他从思乐课堂的理论构建和实施、区域推进的方式与效果和高中学段成果与创新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实践经验和做法,肯定罗湖高级中学通过“基于数据的“3+e+N”模式“等教学模式及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普及,实现了学习环境重构、资源供给优化、教学模式变革、评价方式重塑、服务模式创新的多维深度课改成果。成为教育部(深圳)“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2022年遴选为教育部(深圳)智慧教育示范校培育对象。(供稿: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