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为了帮助语文组的老师们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本学期,在教研组长曹竞老师的带领和组织下,语文组开启了名师工作坊活动。旨在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成为老师们的学习营、成长营。
2023年3月30日下午4点30分,百仕达小学语文组在教师书吧举行了语文组教研活动之名师工作坊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百仕达全体语文老师,还有江西寻乌的校长和老师们。本次活动由曹竞老师主持,郭筠筠老师主讲,讲座的主题是:我如何走向专业阅读之旅。
郭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以及在新网师近5年学习中的收获和思考,深入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由一名感性阅读者走向专业阅读之旅的。郭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
1.何为专业阅读。
郭老师认为,我们的阅读存在两种阅读观——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两种阅读都重要,但是寻求专业发展的老师更需要的是知性阅读。教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它包括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人文及科学背景知识。每一个学科都应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地图,老师们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2.为何专业阅读。
郭老师不满足于现状,觉得自己的理论根基薄弱,迫切地想突破舒适圈,很多做法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在自己摸索走过了弯路之后,机缘巧合,让她在李镇西老师公众号上得知新网师这个共同体,于是走上专业阅读之旅。
3.如何专业阅读。
郭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新网师学习中由导师带着她由浅阅读过渡到知性阅读的过程。她倡导老师们要找到自己的根本书籍,因为根本书籍决定了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原点和高度。同时,郭老师分享了如何找自己的根本书籍的方法,以及运用啃读法,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读,反复地读,边读边思考。
4.专业阅读效果。
郭老师通过专业阅读,把自己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了解字的演变过程,采用了字源识字方法,在班级还开展了“阅读攀登”活动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演讲活动,这些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李文华老师为郭老师颁发熊佑平校长赠与的书籍。曹竞老师、王瞻老师、沈冉老师、周卫梅老师和罗小春老师等老师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王瞻老师】郭老师的分享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一是她对于学习和成长的热情与渴望,以及她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另一方面是她所谈到的根本书籍的概念,也让我不断在记忆里检索和反思了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发现了其中的重要问题。郭老师作为名师尚且如此“拼尽全力”,这不禁让我感到很有压力,但看到她谈及教育时自信快乐的样子,又让我感到有了一些信心——只要我们能持续进行专业阅读,不断学习和成长,教育工作也可以是幸福而充实的。
【罗小春老师】从郭老师的语言里感受到的是对教育、对学习、对不断追求更好的自我满心的热情和满满的干劲,关于如何在教育领域找到幸福感,如何做一个终生学习的老师,通过不断学习去解决自己的教育困惑和困境,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融进自己的教育生活,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都让我深受启发。
【沈冉老师】郭老师在谈及自己阅读的方法时,为我们展示了整齐美观的思维导图、用心认真的批注,不断更新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在深耕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突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郭老师对待学问认真且坚定,即使学习的路上遇到挫折,也会有困惑与失意的地方,但她终坚持深入啃读,最终学有所得。对待工作也十分热爱,不仅想着教什么,也时刻想着怎么教,会给学生带去什么。始终用自己的言行落实和学生一起打造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
【周卫梅老师】郭老师通过自己不懈的学习,努力钻研,对教室里的学生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愿意躺在自己既有的光荣榜上,才有了现在的专业成长,成为了一名专业型的教师。教师最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因为我们要掌握比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教学内容。研究学科知识,研究学生,研究自我,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功课。
文:郑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