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教者匠心,引发全新思考,共推劳动教育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奠基,12月7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与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老师们云端相聚于深圳市罗湖区向西小学,共同开展劳动教育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深圳市向西小学承办。活动为两地首次合作,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开展,直播期间新疆、贵州、沈阳、四川等多地上千名劳动教育同仁参与了此次研修。
研修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及教学交流、教师点评、专家点评、活动总结四个环节。
活动伊始,主持人、深圳市向西小学分管劳动学科教育的督查督导中心主任陈亚凤介绍: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成效突出,如“班级菜园”劳动教育案例荣获广东省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一等奖,《“小小蒲公英”PBL研学旅行》方案荣获深圳市首届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方案二等奖,学校被评委罗湖区劳动教育先锋学校,先后被深圳教育、南方+公众号、晶报宣传报道,得到广泛认可。
深圳市向西小学喻艳芳老师的课例《自制美观实用的堆肥桶》带领孩子们在制作堆肥桶过程中逐渐养成劳动安全意识;培养孩子们“面对劳动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有始有终”的劳动品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田蕾老师的课例《垃圾分类记心间 志愿服务我最行》,带领着孩子们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思维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此同时逐渐产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在研讨活动教师点评环节,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何艾与北京市海淀区劳动教育学科带头人刘月明老师分别点评了两个课例。何艾表示:这两堂课例设计巧妙,既有特色又有实效,不仅结合环保特色主题,还融合劳动教育、环保、德育、美术等多维度内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刘月明老师表示,这两节公开课亮点很多,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学生活动环节清晰,课程设计结构完整,创新多多。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张纪元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课例,称这两个课例不仅将劳动教育的四维目标落到了实处,且形式新颖别致,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
活动最后,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肖骥辉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她表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得益于两堂优秀课例的研讨、一个精彩的专家讲座,更是凝聚了各地劳动教育教师们对做好劳动教育的决心、信心和力量。
这次深圳罗湖与北京海淀在冬日的“美丽遇见”,将为罗湖和海淀劳动教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提升两地劳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撰稿:杨莉
审核:陈亚凤